第730章 wifi的故事-《1991从芯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也觉得,不过你显然不能指望所有用户都能用上wifi手机啊……”田耀明乐呵呵地把样机在手里掂了掂,一脸的心满意足。

    他和苏远山手里的这两台样机,是才从实验室里出来的,说是板儿砖也毫不为过——它们是最新款的搭载了3g基带,同时搭载了wifi芯片的yidoo系列概念机的原型机。并且搭载了远芯目前最新的yos系统。

    用苏远山来自后世的眼光看,这部手机,已经无限接近后世的智能手机了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要搭载wifi芯片……这其中还有个曲折的“小”故事。

    去年,在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征求短距离无线技术,也就是802.11的标准时,一如历史,澳洲政府下属的csiro实验室直接拿出了一整套专利技术出来,表示,我可以。

    完了ieee一看,卧槽,csiro的技术太牛逼,我们还折腾啥?就是你了!

    于是便劝说csiro放弃专利收费,就跟usb那样,造福大众人民。而作为回报,我们就选你当标准。

    结果澳洲政府不干——老子钱养的团队搞出来的技术,凭啥不收专利费?

    这下就惹恼了ieee,于是ieee开始翻箱倒柜,找各种资料证据来证明早在数年前,ieee就已经开始了对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,并且表示,你csiro的技术虽然解决了核心技术并申请了专利,但无线传输技术涉及的底层技术可是早在五十年前就奠定下了的。

    于是,澳洲政府很头铁地在老美那边打起了官司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这件事就传到了远芯。

    于是,远芯也开始扫吧扫吧,翻箱倒柜,整理起自己的专利储备,最后与星海那边一对比,发现双方在93年搞无绳电话的时候,曾经有申请过“前向纠错”技术的专利……

    于是,双方一合计,就由星海那边主动找到了ieee,提供了专利证明,表示csiro专利侵权。

    这一下子,就搞得澳洲政府有点手足无措了。

    毕竟,csiro提出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中实际上是依靠研究黑洞的相关经验,最终结合多载波调制(multicarrier  modulation)、前向纠错(forward  error-correcting)以及交叉存取(interleaving)这三大技术,才最终解决了信号干扰的问题。

    理论上,他们这属于技术整合。

    再加上远芯这边两大实验室看热闹不嫌事大,火上浇油的对ieee表示说你们别慌,等等我们,我们这边马上就能搞出优秀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了——其中闹腾得最凶的就是马孟起,他为了搞无人机的图传协议,已经吭哧吭哧地搞一年的无线协议了,给他点时间,未必不能搞定。

    这下……有了远芯和星海这两大外援的场外支援,澳洲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低头。表示我可以免费,但你们得采纳为标准,然后大力推广。
    第(2/3)页